欢迎来到酒旗网,酒水招商加盟旗舰平台

黄参酒生产工艺优化及香气成分研究

来源:酒旗网  作者:酒小旗   2023-06-20 阅读:375
以山丹黄参为原料,对黄参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了料液比、辅料种类、酿酒曲种类及发酵时间对黄参酒品质的影响,结合感官评定,确定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黄参酒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黄参:水比例为1∶100 (g/mL),淀粉为辅料,酒曲为清香型酒曲,发酵周期14 d;初步定性出60种化合物.其他理化指标显示所得黄参酒品质较好.
窖池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根本,其中窖泥微生物则是决定白酒风味与品质的核心。通过454焦磷酸测序法系统研究了不同窖龄窖泥的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共获得494293个有效序列,可归为796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分别属于21个门(phylum)。优势分类门(≥1%)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66.8%、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6.0%、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9.0%、螺旋体门(Spirochaetes)2.2%、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8%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1.0%。窖泥微生物多样性在1~25年间随着窖龄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但在25~50年间保持相对稳定。不同窖龄的窖泥中优势种群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乳杆菌(Lactobacillus)在1年窖泥中为绝对优势种群(62.3%),而在10年窖泥中,Lactobacillus丰度显著下降(16.1%),Petrimonas,Clostridium IV和甲烷菌等丰度则显著增加。在25~50年窖泥中,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并且一些未培养菌丰度在这一阶段也显著增加。此外,窖泥中古菌主要为氢型产甲烷菌(Methanobrevibacter、Methanoculleus、Methanobacterium),可同时利用氢气和乙酸的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在25~50年窖龄的窖泥中也有较高的丰度(3.1%~4.5%)。本研究从微生物群落构成角度为“老窖产好酒”的实践经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种白酒蒸馏设备的排污装置,该装置的结构主要包括:混合气体进口、气管连接螺帽、洋葱头壳体、气体分流器、连接快卸环、环形集污池、排污管、冷凝器组成,混合气体进口设在洋葱头壳体顶端,通过气管连接螺帽连接,气体分流器与洋葱头壳体组成一腔体,腔体的底端设有环形集污池,并通过连接快卸环将腔体和环形集污池连接,环形集污池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该装置的底部安装在冷凝器上。本实用新型能将白酒蒸馏过程中的主要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蒸馏时分离出去,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效果良好。
大麦作为世界第四大谷物,多用于动物饲料和啤酒酿造,而大麦的营养和功能成分及其所发挥的健康营养功效,并未受到广泛重视.近十年来,大麦的生产及精深加工面临相当严峻的形势.重点阐述了大麦中所含营养及功能组分的种类和组成情况,并对其健康功效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大麦的精深加工和科学消费提供参考.
以青岛啤酒酵母和高浓酵母为供试菌株,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得到融合子.对融合子利用铜抗性初筛,利用耐压和发酵性能为指标进行实验室和100 L发酵复筛,并对融合子进行鉴定及遗传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原生质体融合选育出的高浓菌株与青岛啤酒酵母菌株相比,表现出酵母数峰值高、降糖和还原双乙酰快的优势,且代谢风味物质组成与青岛啤酒酵母接近;经过连续使用8代后,其总染色体DNA指纹图谱保持一致,证明该菌株的遗传稳定性高.
目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为肾源性细胞因子,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对脊髓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实验拟证明不同时间硬膜外腔注射后其对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7-01/04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质量(270±10)g;实验用人重组促红细胞牛成素为日木麒麟啤酒株式会社制造,规格3 000 IU/支.②实验分组及处理: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6只(仅切除椎板),生理盐水组18只,实验组18只.按改良Allen打击法建立大鼠脊髓不完全损伤模型.实验组分别于大鼠脊髓损伤后1,6,24 h(每个时间点6只),于硬膜外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5 000 u/(kg·bw);生理盐水组于相同时间予以相同体积生理盐水.③实验评估:通过动物神经运动功能BBB评分及斜板试验评价神经损伤程度;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组织学改变,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标记法检测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数.结果:①神经行为学评分:正常组、假手术组大鼠双下肢运动功能正常;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脊髓损伤后实验组1,6及24 h神经运动功能有改善;斜板角度及BBB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组织学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实验组组织学破坏改变明显较生理盐水组轻.③凋亡神经细胞及计数结果:实验组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应用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脊髓不完全损伤后引起的神经运动功能损害具有保护作用,能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后的临床功能表现.此种保护作用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推荐酒水资讯
分站信息
酒旗网